變與不變,生生不息
打擊樂團邁入35週年這個里程碑,在我看來,彷彿是轉眼之間的事,但卻又著實是經過了漫長的過程才達致,得來不易。每個階段性大步的邁開,是由無數一點一滴的累積所構成,在時間歲月的淬鍊中,包含著許多人的努力與付出。
我常覺得,一個人的能力十分有限,但若是有一個堅強的團隊,那麼,就會讓人感到無限的可能性,並且擁有築夢踏實的信心。又因為有了清楚的方向與目標,所以「歡喜做、甘願受」,再怎麼辛苦也覺得值得。
樂團能夠走過35個年頭,打擊樂可以從舞台邊緣走到舞台中央,成為廣受喜愛的樂種,是團隊的力量產生強大的動能所致。對我來說,「家」是創造歸屬感、實踐核心價值的同義詞,因而,「家」是個關於「共同」的夢想──共同的環境、回憶、動力…,在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在變與不變當中,我們藉此找到永恆的意義。
對於夢想的追求,始終是打擊樂團存在的目的;而夢想的實踐,講真話是充滿煎熬與困難的。這35年來,內外部環境的變化相當大,打擊樂團在藝術專業上追求更精緻、更深刻、更寬廣的境界,卻是始終不變的核心價值,我們為此馬不停蹄。
在35週年之際,打擊樂團特別選擇擊樂劇場《泥巴》作為代表來呈現。這部作品不但是擊樂劇場這個演出型態的重要作品,更重要的是,它所體現的精神與質感,與樂團35年一路走來的發展歷程及守護核心價值的不變信念相互呼應。因此,讓擊樂劇場《泥巴》於2021年1月時再度於舞台上搬演,我認為別具意義。
從作品、人才、觀眾等角度來檢視,台灣無疑已是世界打擊樂的發展重鎮。因為一直是「玩真的」,所以我們不會安逸於熟悉的狀態,也不會滿足於現下的成果,從而就此鬆懈或停下腳步。相反的,在這樣的基礎上,我和團隊總是思考著:如何好還要再更好?
是以,今日的「高點」,必須成為明日的「起點」。如果我們能繼續把基礎打好、將底盤加大,我相信,打擊樂在台灣有著「大有可為」的空間,能為各行各業帶來加值,為社會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,並以聞名世界的活躍表現,成為一種「台灣名產」!
迎接下一階段的挑戰,打擊樂團許多的思維和做法,勢必有需要做出調整與改變,但以專業、團隊、紀律、親和的團隊精神堅定前行的心態依然不變。未來,我們仍將一本初衷,以打擊樂為媒介,與大家分享藝術文化的美好。請各位繼續給予我們支持、鼓勵與鞭策,再次由衷地感謝大家!